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青鸟动态 >

幸福社区创建路 督导经验之谈

发布时间:2020-02-28 16:33 点击次数: 来源:未知



2017年自舟山市普陀区开创幸福社区建设以来,我中心受普陀区民政局委托,针对五个社区各自特色,进行了项目初期分析、介入、督导的全程工作,在此将工作经验与各位社区伙伴共同分享,望携手助力幸福社区创建工作。
一、浅谈幸福
    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社区,对幸福的定义均不同,如何创建幸福社区,打好幸福社区这张牌,不仅仅是社区的工作,更是社区每一个居民的幸福源泉,因为每个人都是社区组成的细胞,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社区与我们息息相关。幸福社区的最初创建理念就建立在服务居民、集结资源、反哺社区上,每个社区的人口结构、地缘特点造成了社区发展的各自趋势,每个社区都有一条隐藏着的幸福基准线。因此,首先服务社区弱势居民、特殊居民,在幸福基准下的居民是幸福社区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亦是狭义社会服务工作的重点工作,为其增能、助力,提升其幸福感才是幸福社区建设的基准。
    因此,在督导过程中,首先为社区定位特惠、普惠的服务项目,既能实现特殊居民的助力提升,又可最大范围内让社区其他居民体验服务、感受服务、参与服务、助力服务,最终的目标是形成社区合力,由管理型社区过渡为服务、治理、自治型社区。
二、品牌建设
根据社区社区人、文、地、产、景的特色与异同,突出一社一品的概念,梳理社区特色工作手法,是幸福社区创建中的主要工作内容,针对党建特点、人群特点、问题特点、社会组织特点、居民自治特点等切入幸福社区创建,找到主攻方向,将社区服务项目按照:党建、特惠、普惠、营造、力量等进行一级分类,按照项目种类进行二级分类,按照项目运作进行三级分类,既突出社区工作重点,又可将社区服务内容进行公示,清晰明了。
根据社区不同人员配置、项目运作手法等,为社区提升工作方法,做到社区方法可借鉴、复制、转播与学习,为下阶段幸福社区创建奠定基础。
 
 
三、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是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通过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社区完成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居民意识的统一与提升是关键,如何创建社区意识,帮助居民找到主人翁的意识感是每一个幸福社区在创建过程中灵魂。在此其中包含:组织营造、空间营造、服务营造等,让社区居民更有归属感与凝聚力,让幸福可延续、可发展。
波兰社会学家鲍曼在《共同体》一书中提及: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个体力量太多小了,于是集合在一起形成共同体,共同体给予成员“你家的田没人耕同村的人去帮忙”、“有人去世了村子包埋葬”之类的安全感。其实社区营造就是在营造一种共同体,而且还是一种永续的共同体,幸福社区创建中的核心即为灵魂注入。
 
四、力量集结
幸福社区的创建,不仅仅是社区居委的一项任务工作,它涵盖了社区内、外的所有力量集结,党委、政府部门、社区组织、专业组织、义工团队、社区领袖、周边资源等,社区如何在创建过程中集结优势资源、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进行项目化运作是工作思路,也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工作手法。类似我们经常听到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的“三社”联动作为一个工作手法一样,进行多方力量的调和与运作,这样可以保证社区创建中的力量源泉,从思想上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都能清晰的认识到工作不是一个人去完成的,而是通过动员、宣传、引导的方式让更多力量介入,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建幸福社区。
 
在督导的工作路上,有艰辛有汗水,有欢乐有喜悦,做为一名社会工作服务者与督导者,我们愿意与所有同仁不忘初心,携手前行,为每一位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也为那每日海边东升的太阳,温暖而幸福。
 
 
 
此文仅供普陀区民政局在《幸福社区简报》中刊出。